热点

基金公司如何留住核心投研人才?

字号+ 作者:贵极人臣网 来源:娱乐 2025-07-09 08:00:53 我要评论(0)

◎记者 赵明超 ○编辑 吴晓婧这个星期,基金圈内的热门事件,莫过于农银汇理基金公司赵诣的离职。联想到过去几个月多家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离职,再度引发了笔者对基金公司投研核心人才激励问题的思考。除了赵诣

◎记者 赵明超 ○编辑 吴晓婧

这个星期,基金基金圈内的公司热门事件,莫过于农银汇理基金公司赵诣的何留离职。联想到过去几个月多家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离职,住核再度引发了笔者对基金公司投研核心人才激励问题的心投思考。

除了赵诣,研人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还有华安基金的崔莹、富国基金的公司刘博、宝盈基金的何留肖肖、博时基金的住核葛晨等。上述基金经理均是心投过去几年业绩表现抢眼的新锐,管理的研人基金规模大多在百亿元以上,均是基金所在基金公司的中坚力量。

以农银汇理基金的公司赵诣为例,他所管理的何留农银工业4.0基金,2020年以166.57%的超高收益率勇夺年度冠军,2021年不仅没有上演“冠军的魔咒”,而且还斩获了43.96%的年度回报。持续抢眼的业绩表现,让赵诣成为业界关注的投资明星。截至去年底,他管理的4只基金总规模超过420亿元,占农银汇理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以上,他的离职对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。

对于基金公司来说,投研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,也是发展的基石。过去几年来,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,但优秀投研人才的流失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发展。部分基金经理在公募平台扬名立万之后,紧接着就是离职跳槽,其中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激励制度。对于核心投研人员,需要推出与其收益相匹配的激励制度,这种激励力度要与市场相匹配。

尽管资产管理业内人士都明白激励制度的重要性,但推行起来并不容易。上述几名离职的基金经理所在的基金公司,都是国资背景,而且尚未推出股权激励。

从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看,绝大多数公司具有国资背景,大股东主要是券商、银行、信托及保险等,基金公司推行激励制度需要大股东同意,要想做到真正的市场化并不容易。

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看,基金行业推出市场化的激励制度势在必行。当行业普遍实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时,僵化的制度约束势必导致人才流失。

此外,除了激励手段,基金公司还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。一方面,在物质上要兼顾基金业绩和薪酬费用的合理匹配,体现出内部公平性,同时还要在外部具有行业竞争力;另一方面,在精神上也要打造好发展平台,营造好的企业文化,让基金经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,帮助基金经理成长。

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,人才为本。要想留住优秀的投研人才,激励制度要与时俱进。与时俱进,方有未来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卡莱特开启招股:过半股东突击入股,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

    卡莱特开启招股:过半股东突击入股,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

    2025-07-09 07:06

  • 近20年来,西气东输长三角已超3000亿立方米

    近20年来,西气东输长三角已超3000亿立方米

    2025-07-09 05:55

  • 被告人未满14周岁抢劫致人死亡不担刑责,最高检析案家属息诉

    被告人未满14周岁抢劫致人死亡不担刑责,最高检析案家属息诉

    2025-07-09 05:36

  • 网传“赴美工作、年薪1.2亿美元” 刘本良博士回应:一直在北京,不认为自己是“被埋没的人才”

    网传“赴美工作、年薪1.2亿美元” 刘本良博士回应:一直在北京,不认为自己是“被埋没的人才”

    2025-07-09 05:15

网友点评